您好,欢迎访问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泰州市医药高新区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中医频道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健康讲堂 > 中医频道
医院概况

您的肾脏健康吗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陈香美

更新时间:2019-03-28 08:36:03点击次数:3535次字号:T|T

  目前,慢性肾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国际肾脏病学会预测,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慢性肾脏病。预计到2015年,全球约3600万人死于慢性肾脏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肾脏的工作很辛苦

  肾脏的主要工作是从身体的血液中不断清除毒素和多余的水分。肾脏每天滤过和清洁约200升的血液,数量相当于10桶饮用水。那么,肾脏是如何工作的呢?

  人体有两个肾脏,其结构主要包括肾小球(完成肾脏滤过功能,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物)、肾小管(重新吸收肾小球滤出的有用物质)、集合管和肾盂(尿液排出管路,参与机体水平衡调节)三部分,它在调节生命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生成尿液,维持水的平衡。肾小球就像筛网一样,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体积大的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蛋白质等不能通过筛网,故不能从肾小球滤出,仍留在血管内;而体积小的成分,如水分、钠、氯、尿素、糖等,能通过筛网,经肾小球滤出,流进肾小管内,这些液体叫做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途中,肾小管有重吸收功能,99%的水分被吸收回到体内,营养成分几乎也被全部重新吸收。此时,只剩下机体的代谢废物和很少的水分,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个肾脏约有130万个肾小球,每天滤出原尿180升,形成尿液1.8升左右。当人体内水分过多或过少时,由肾脏进行对尿量的调节,保持体内水的平衡。

  排出人体的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同时,会产生一些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把这些废物从尿液排出体外,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代谢废物在体内蓄积,引起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紊乱。

  此外,肾脏还有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分泌红细胞生成素、生成活性维生素d、分泌血管活性物质、激素的降解与灭活等作用。

  贫血者要检查肾脏功能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些病人常常以贫血作为慢性肾脏病的首发症状,并经常因单纯贫血治疗而延误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给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慢性肾脏病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包括:

  1. 肾脏病变导致机体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2. 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毒物潴留影响骨髓造血的微环境。

  3. 肾功能不全引起的恶心、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影响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吸收,而导致营养不良性贫血。

  4. 慢性肾脏病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出血性疾病导致血液丢失。

  慢性肾脏病合并的贫血,不仅病人感觉乏力、头晕,影响生活质量,而且长期贫血将导致病人发生左心室肥大等心血管合并症,出现脑功能和认知能力异常,增加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因此,贫血的病人一定要检查肾脏功能有无异常,要明确是否存在慢性肾脏病。

  警惕药物对肾脏的危害

  肾脏的作用虽然强大,但有些时候也十分脆弱,因此保护肾脏功能很重要。近年来,滥用药物或不规范用药所致的药物性肾损害逐年增多,应该引起特别重视。

  药物治疗可使人类受益,但也可引起人体多种器官损害,而肾脏则是受损害最为严重的器官之一。药物毒性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球肾炎和血管炎等。

  具有肾毒性的药物主要有氨基糖甙类、二性霉素b、万古霉素、造影剂、重金属(汞、铅等)、顺铂等,其他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磺胺、头孢菌素类、环孢菌素a等,有时也可引起肾损害。马兜铃类中草药(如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等),也可引起多种肾损害,是引起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临床要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防止滥用或用药种类过多;尽量选择疗效好、肾毒作用小的药物;对具有潜在肾毒性的药物,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与方法、剂量、疗程。

  低蛋白饮食需防营养不良

  营养治疗是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合理地减少一些物质的摄入就可以较少产生新陈代谢的垃圾,减轻肾脏的工作压力。所以,医生一般都会要求慢性肾脏病患者限制蛋白质摄入,以改善肾功能。

  据调查,慢性肾脏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30%~60%,营养不良是影响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和存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合理的低蛋白饮食可防止发生营养不良。长期坚持低蛋白饮食的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及时地检查和评估营养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予以调整。

  2.保证每天30~35千卡每公斤体重的热量供应。

  3. 保证每天0.6克每公斤体重的蛋白质摄入,低于此限度应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

  4. 低蛋白饮食中需要有50%以上的蛋白质来自优质蛋白质。

  5. 保持饮食中蛋白质、糖和脂肪的合理比例。

  6. 注意补充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

来源:健康报
200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