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泰州市医药高新区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医院简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医院简讯
医院概况

乙型病毒性肝炎恶性肿瘤靶向性CIK治疗在我市取得突破性进展———访泰州普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亚东

更新时间:2019-03-28 08:36:03点击次数:2698次字号:T|T
泰州普济医院消化内科,是一个拥有消化科特色专家团队的专业科室。该科在胆管结石、食管癌、肝炎,肝癌等消化类疑难重症疾病治疗领域,有着很强的实力。许多泰州地区及周边地区的患者,在外地大、中型医院治疗无果的情况下,纷纷转院来到普济医院,得到了很好的治疗,生命周期和生存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最近,泰州普济医院和泰州肝病研发中心联合开展慢性乙型肝炎和恶性肿瘤细胞免疫治疗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项在国际、国内居领先地位的治疗技术的引进,给泰州地区患者带来了福音。为了更多地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恶性肿瘤靶向性CIK治疗技术,记者对泰州普济医院消化内科进行了一次专访。
以消化科专家王亚东为首的普济医院消化内科专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王亚东主任是一位有着四十多年消化科临床经验的老专家。2008年1月加盟泰州普济医院,许多患者慕名而来。记者见到王亚东时,他正忙碌着接待从其他大型医院转院而来的疑难重症病人。据病人家属及消化内科医、护人员介绍,经王主任手术治疗和运用靶向性CIK治疗的病人,都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各项生命指征及患者生存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记者:王主任,目前,你们科已经开展了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一些消化类恶性肿瘤靶向性治疗新技术,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请你为我们分别介绍一下这两项新技术,好吗?
王亚东:好的。CIK技术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细胞。在我们医疗领域,称之为“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靶向CIK技术是通过改进传统CIK培养技术,使培养后的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能力,从而降低其非特异性。该项技术已在国、内外一些大型医院开展,并被应用到临床治疗恶性淋巴瘤,实体瘤等恶性肿瘤,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记者,王主任,你所介绍的CIK技术专业性较强,可能有些读者看不懂。你能用更通俗的语言,再介绍介绍吗?
王亚东:行。通俗地讲,CIK技术就是我们专业人员抽取患者40-50ml血液,或手术中取得的患者肿瘤及相关淋巴组织,把它送到高科技实验室,将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分离出来进行培养。培养周期约10天左右。经过培养,血液中的杀伤肿瘤或病毒性肝炎的免疫细胞得到扩增,其扩增量可增加数百倍。然后,再将培养后的血液回输到患者体中。这些CIK(免疫细胞)对患者体内的病毒性细胞进行精确地、靶向性、主动性攻击,从而彻底消灭病毒,达到治疗恶性肿瘤、乙型肝炎的目的。
记者:CIK技术是一种新的研究成果吗?
王亚东:是的。相对于其他医疗技术而言,它是一种最新的科研成果,据报道,1992年我国开展CIK细胞体外及动物实验,2000年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一些国家级大型医院开始进行临床自体细胞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记者:你能较为详细地介绍一下它的治疗效果吗?
王亚东:我国著名医学专家陆道培教授用自体DCIK细胞临床治疗111例,其研究成果为:94例完全缓解,5年无白血病生存概率达66%,明显高于单纯化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16例患者中有14例残留ALL染色体或基因标准转阴。由此可见,它的疗效是非常理想的。
记者:那么,普济医院是何时开始引进这一技术的?
王亚东:应该说这一技术是依赖于泰州医药城肝病研究中心高科技实验室的高精尖设备得以开展的。由于医药城肝病研究中心具备了设备、科技人员的能力,对我们抽取的患者血液先进行了3-4天造血干细胞动员,在体外细胞培养条件下,经多种细胞因子和病毒优势抗原表位肽的诱导和刺激,使其成为成熟的CIK,以静脉注射方式回输到患者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今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已开始了乙肝和肿瘤临床实践,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患者阳性转阴率非常高,效果很明显: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了,复发率和转移率下降,延长了患者的生存周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记者:CIK技术适用于哪些患者?
王亚东:例如一些实施肿瘤手术后的病人,放疗、化疗效果不理想的病人;在放、化疗中药物副作用大的病人;恶性肿瘤多处扩散,转移的病人等等。过去,这几类病人几乎是判了“死刑”了。而CIK技术可以使他们重新获得了希望。目前,我们可以对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等实体瘤术后病人,复发和转移的病人,以及不能施行手术和放化疗的病人,实施CIK靶向治疗。
记者:请问:靶向性CIK治疗的费用大吗?
 王亚东:由于这是一项高新诊疗技术,需要有高精尖的设备和实验室,成本费用很大,所以治疗费用也比较大。再加上CIK诊疗有一定的治疗周期:每个月单采血1次,回输3次。一个病人临床方案执行中,一般为10-15次,总费用在7-8万元左右。但由于此项目已经获得泰州市劳动保障局批准。劳保病人可享受70%的报销,加上医药城肝病研发中心给予优惠和减免,患者所承担的费用只占10%,应该说是能够承受的。
记者:据说该项技术是国家重点专项科研项目?
王亚东:是的。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已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重大专项,CIK治疗方法是卫生部明确的临床治疗项目(其编码为310800024)。据有关资料显示:有20亿人曾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占到了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慢性肝炎患者中,有25%-40%最终死于肝硬化或肝癌。每年因乙肝相关死亡的有75%例。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全球有3.85亿人。其中亚洲占三分之一。因此说,靶向性CIK治疗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链接:靶向性CIK治疗乙肝的特点
长期性和有效性
T细胞寿命长,可长达十几年到几十年;T细胞与少量抗原作用,4-6天内可以形成良好的免疫记忆;长寿命的记忆T细胞在患者血液中不断循环,当再次与抗原接触时,能更强烈地引起细胞增殖,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特异性CTL细胞,对病原体发生迅速而特异性杀伤作用。
靶向性CIK细胞对CCCDNA的清除作用
靶向性CIK细胞增强了患者自身细胞免疫功能,可以打破乙肝患者的免疫耐受状态;
靶向性CIK细胞能杀灭游离的乙肝病毒,彻底清除肝细胞核以外的乙肝病毒细胞,使核内的CCCDNA缺乏补充来源,通过自身代谢得到清除;
 靶向性CIK细胞清除细胞内病毒具有溶胞和非溶胞两种机制,使胞内CCCDNA因受染的肝细胞死亡而得到清除,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种细胞因子的免疫功能将其清除。
资料来源:泰州肝病研发中心
 
 
王亚东主任查房
 
 
王亚东主任读片
 
2008.11.26